意興法門、觀音法門與禪師法門

 

南海古佛慈悲

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初五日

(國曆一月三日)併文

      折磨凡身天境修

      低語返忍觀照眸

      省覺不識低卑求

      拭淚再起羈旅客

 

     普門品者要普渡眾門之苦。門是每一個人,也是每一個執念;而每一種法得以適應、轉化各個人心門意念之所不同貪求;運用意興法門,可以普門示現:渡化愚痴,牽引善士,廣緣渡眾,規惡成就。

☆意興法門

     心念的境遷是難以掌握,想做何事,執著定要做是貪,貪有許多種:身貪、口貪、意貪、念貪、心貪、功貪、名貪、利貪、權貪,都是貪,修煉法門心想得功是貪,因之而喜、怒、哀、樂也是貪,當重在於給眾生多少,眾生受惠又多少;為眾生而煩憂並非不好,但是無形中牽帶生緣加上累世的沉積拋不開,勢難脫了輪迴!

     法存於心,一切源由也在心;心本屬有形物,是後天肉體主運的泉源,而真正導體引亂的是意,附和的是念,迫害的是識。修煉要能超出境域,須完全明白前業後業、前因後因與前果後果的啟肇,識穿一切、明透一切,往自己內身自性去修煉、去運用。慈悲憫念,視眾生為己,自得廣明無際!

     要修境域更高的意興法-即隨「意」興起之法,心念要隨緣,否則恐怕這心念會隨一時所興起之意而偏離。好比正氣之執著,氣過昂,執念太深,便會傷人;圓融曲巧,面面俱到,削浩然正氣,汰儒弱怯事。

     意興的法門,多一分太多,少一亳太少,分毫之差即入邪偏之道,須處之自然,無執,無念,無識,無妄,無想,無貪。

 要深悟有形、無形與靈體的作用:

    無形手真空實相      真空映鏡有實體

     本觀無形點玄極      有真無真看此季

     去假存真自得虛   真空虛體透靈犀

  明透真空似的靈體,就像影子一樣,本可以穿透過任何物體;但因肉軀所處都受有形有象阻礙,修煉中,靈體想出之時,虛靈空體可過的,也被眼見所障而不敢走出去,就是因為我們都把虛無的東西看作實體,而把真正的東西看成虛無,擾亂了我們所有一切的意念,因此,在修煉中會常常起伏不定,若失若得,若得又若失!

     是肉不是肉,是心不是心,是識想不是想!

  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把有形象的東西看成是一種映體,是由別的東西倒映過來,究其實根本虛無飄渺、實無可捉!那不管是別人對你的舉動,或辱罵你的話,或者是對你的不敬,你都一定能夠忍受,容忍得下。

      裊裊傳數語 解開心底愁

      鴻鵠過潭影 任何全不留

      絲竹風吹過 明者舒性悠

☆觀音法門

      聲救苦耳通覺      識不限煉三昧

      渡無為頂災劫      難消化現蓮瑞

  南海古佛說,觀音的法門跟禪師的法門不同在哪裡?觀音的法門無非就是自在,而禪師的法門是專注對於禪法定靜功夫的修煉。古佛說,祂在普陀山濱海處的坐姿-一腳盤起一腳落下,也是一種自若禪;當你聽著海浪聲,不論是閉起眼睛或是看著海浪,面對這樣子的情境,你們的心可以靜下來嗎?古佛說,這是靜是禪,不是睡覺;自若的禪法是不受到外面任何環境的影響,不管身在何處,外面如何之雜亂,你都能隨遇而安,守住你自己應有的。

  觀音法是聞聲救苦,如果你們能做到自若禪,你們的耳朵才可能聽到最不可能聽到的聲音,古佛說:為什麼觀音在修煉時,都是坐在海邊或是在竹林裡?不管是風吹竹林或是浪拍濤石,是不是都會發出很吵雜的聲音?可是為什麼這樣子還能聽聞到眾生受苦的聲音?這就是借境修煉到真正清靜。當耳朵真正不受外來環境任何一種音波影響,你還是很清靜,自然而然你就能聽到凡人最沒辦法聽到的聲音;否則,你靜坐,耳聽竹音,心即隨想:是風吹,故竹響。這時,你的心就執著在竹音上,耳朵也就受到了這些竹子的干擾,就算是真的有眾生受苦難的聲音傳來,你也聽不到!

  古佛說,你們怎麼樣去學習傾聽眾生受苦的聲音,而不受外來環境的干擾?好比有者之言語令你不能夠釋懷,讓你心裡不能平靜,這就是在考驗你;如果你能夠將這些聲音擺為平和,那麼就可以飛鴻過潭不留身影。面臨一切事物,當下心念不為外境諸緣而轉動,這樣子你這些識覺的東西,就不會牽擾你;否則,即使你靜坐,卻讓識覺的牽網拖著你走,那你還是被外緣牽著走、隨著外緣而流!其實「隨緣」的意思,不是被外緣牽著走,更不是隨自己的意思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隨眾生的緣:好比今天他跟你處得很好、跟你很有緣,你就好好珍惜這份緣,去成全這個人;但是,如果說他跟你的緣份已盡,或者被借來考驗你,那你如何來平衡你自己?不要隨著別人的緣而被別人的緣帶走,這樣就是落人家的緣,不是隨緣!(問:可否不在乎就好?)古佛說,隨緣不是不在乎!如果你不管他,連想要去成全他、救他的心都沒有,這叫不在乎!你知道觀音法的修煉,是以悲愿、救渡眾生為主,那麼叫你隨緣,是叫你不要入了別人的緣,也就是說不要因為別人所發生的種種問題,甚至跟你所發生言語上種種的問題,而影響到你自己的修煉;但不在乎卻是不管他發生任何的事,你都不想也不願去理會他,這與慈悲愿力就有很大的差別!

     古佛希望清修者能煉好觀音法門-觀音自若禪。自若禪就是借環境來磨煉,能夠隨時隨地不受環境中人事物的干擾,而影響到你本身的清靜,但是也不是叫你去拒絕,而是隨著一切你都要能夠應納、去接受它,而不會影響到你,這樣才能夠修煉真正的自若禪法。你們不是有讀過經典嗎? 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五濁亂世中修煉而成的。(五濁:見濁、命濁、劫濁、煩惱濁與眾生濁)

     羅漢有四果,要修到第一離欲阿羅漢才完全斷妄、證得無諍三昧,所以每一個人修煉的階段都必須先超脫羅漢果的境界;而羅漢果的修煉不離禪法,修煉禪法才能夠真正超脫,才能夠真正斷下欲望。凡世間,人落入後天,受了五行的反蓋,就有著太多太多的欲望與牽纏,要這牽纏欲望又來自於累世的因果業障,所以如果不能完全斷下累世以來所造業力的牽纏,任你如何的修煉,你還是一樣會產生欲望!

     要能夠斷,就只有借著環境來磨煉讓你能夠慢慢地放下人的欲望,然後就會斷!譬如你累世以來所結的緣不是很好,那麼此生可能就因為與人講話對待而發脾氣,這也有欲的牽纏;又譬如你想做某件事情,是不是因為先有欲望、先想,所以才去做,但做了之後,可能為了你的欲望不能達成,你的無名火就冒了出來,這些是不是都因為欲望的牽動才產生的?所以說,要先學會放下,不是拋開!譬如眼前的一件事情,你想依你自己的想法這麼做,可是因為環境的種種問題而不能照著你的意思去做,於是你就發脾氣,心想乾脆拋開不要管它,可是你已經做了一半,這時候你想拋開,有用嗎?所以對於迎面而來的事情,你就要懂得放下,再來就要斷!

     古佛說,各人在累世之間,都造就了許多的善緣與惡緣,而集中在這一世促成了果報,因此,你們或許覺得為什麼你們的修煉會這樣地困難?所以說是要隨緣,而不可以不在乎!因為或許在累世修煉中,你跟他所結下的就是惡緣,因此你們現在相處就發生種種的問題,使你們彼此之間的無名火一再燃燒;如果你認為為了不影響到你的修煉,你就不在乎他!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真正有慈悲愿的人,就是要一切隨緣自然而然放下,那麼你跟他累世造下的惡緣,才會慢慢地減少,或許當惡緣結束、善緣來時,你們倆人的談話就會非常地投緣,那不就是你渡化他的機緣來了嗎?你說你可以不在乎他嗎?不在乎就是不想救渡任何一個人!而慈悲愿就是現在你我既已結成如此之惡緣,我就等待機會,但是不放在心中,等待來日我倆累世惡緣能夠斷絕時,相信因為你內心慈悲愿力的產發就是善緣,你要渡他就不困難了!這樣的自若禪,你們明白嗎?

     一個人煉一種法門,你現在先煉你關在裡面這個小地方,卻要替外面解決種種人、事、物的問題,那你要先學會觀音聞聲救苦的法門,也就是要煉耳朵、耳根、耳識的清靜,即先煉耳通!耳通呢,就是會借由各種形象,有形也好,無形也好,來擾亂你這耳根的識覺。心須你能掌握到最真的東西,你了能夠接受到最好的!如果聽到很恐怖、很不好的聲音,你會不會害怕?要救人,首先一定要不怕,否則心生害怕,那就所有一切也得不到了!因為心聲害怕就有拒絕之味,明白嗎?

☆禪師法門

      行隨悟行足通

      法不限般若湧

      處應緣拯愚童

      覺當來超迷叢

     濟公活佛所煉的禪師最高法門就是隨行隨悟行足通-走到哪裡悟到哪裡,不受一切環境所有的拘束。禪師、羅漢都是要修煉這個法門,由於他們的戒律沒有定得那麼嚴格,所以所現形的就是不受形象的約束,就是因為禪師不著重形象,才能夠行足通;禪師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以心守住本來,並不會因為走到哪裡,別人對他的看法、想法與做法如何,而心就受阻礙,發生問題,腳走不出去!禪師就是如此,雖然帶著肉體,但是拋卻肉體的牽制,能夠隨行隨悟行足通,不受一切的障礙,所以才能逍遙!那麼,觀音法門就不一樣,觀音大部份都是一個形矩的限制,也就是在所受清嚴的戒律與規矩當中,修煉出自若。

     所以說,兩者的修煉就是有這樣的差別-觀音法屬靜,禪師法屬動,因而乾道都修禪師法門,坤道則修觀音法門;那麼更可想而知,聞聲救苦比較屬靜耳通,而行足通就屬動,走到哪裡,悟到哪裡,修到哪裡,救到哪裡。 古佛說:其實你們都知道要修煉一個法門,在修煉的過程中,一定都會遇到修煉這個法門的種種問題和挫折,希望你們不要難過,也不要心生怨,為什麼要給你們這方面的磨煉,為什麼不煉你們環境最許可的那個法門?古佛說,如果稱心如意,如果以個人的環境許可來磨煉你們最適合的法門,你們永遠也達不到最好、最高的境界。

        古佛問為什麼最後一句不用「脫」,不用「離」,要用「超」?而當來是什麼意思?(當下與未來)那當下與未來為什麼要用「超」?(超就是要快)因為叢的意思是雜亂,一叢一叢,一波一波,要修行足通的法門,就是會遭逢一波又一波的阻礙。不要忘記:禪師是不同於凡人之常常受肉體的牽制困礙,他們是完全放下,不受肉體的牽礙,能夠行足道遙,通達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