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六回 圓滿超越
伏義大帝 降 己卯年二月二十日
詩曰:伏起演繹拯眾靈 羲皇降著祟心臨
大帝德澤遍虛空 圓滿超越本心迎
仙神聖佛之道,乃是把芸芸眾靈子,來成就於原本
的位階之後,再入於更超越的境界國土中。是欲下凡的
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眾靈子,皆能感同身受的去作自己成
就的資糧。因而要具備的是「福德無窮,智慧無盡」。
果若能達至此境地與國土之中,必須要能更超越的往上
一層。是必須要把「圓滿」來成就,是在超越於自我的
本來中,去做更大的發揮。
圓滿是每一位「仙神聖佛」最主要具備的了,因而
必須是要具備了「圓滿」的過程與作為。任何一位仙神
聖佛皆是如此,亦不可脫離於此條件。乃在於是對一切
有情眾靈子,是不論有情與非情之間,皆是如此!是在
於圓滿中去做再超越於本位,因在於天地的演化過程,
虛空的演化過程,無極的演化過程,更甚的是宇宙的演
化過程皆是如此!更是相同的規範與真理。然而演化即
是演繹的過程,若是不能圓滿,即難以達至超越的目的
。又圓滿即是把人世間的潤生動作!作下化的條件,然
而在於眾生(靈子)皆有其個己之觀點。亦是作為!能
謂之不對否?皆難以了知!
在一件事務之圓滿中,是不能以凡塵中的所作所為
而決定,乃在於是否能互和於此演化的過程。因「圓」
能「滿」,必要能把圓做到無缺。又達至滿盈的階段,
即是無所缺陷,無所不足,乃是經由修持中之作為來決
定,其是否能達至圓滿又滿圓之境地。因在圓滿是一切
過程中,皆不會有任何缺陷、有任何缺角,即是圓滿之
過程。又是於「圓中能滿盈」,「滿盈中能圓融」。
圓之所要求的,即是如此,又在於「滿圓」更是把
圓之滿來彌補、來成全。必以圓滿中,達至盈滿,更而
「滿圓」。因有盈必能滿,能滿即無所掛礙!亦是能圓
融自己,又能圓融他人。如此「滿滿而圓圓,圓圓而滿
滿」,即能入於滿圓中,再作超越的資本。即由超越中
,讓三千大千世界,不論已成就、未成就的仙神聖佛、
菩薩、緣覺、聲聞的位階,甚至是天神、人世、阿修羅
、地獄、餓鬼、畜生之道的眾生皆能超越。因在於佛國
境土、神國境土、仙國境土、聖國境土。皆以能圓滿才
能超越,又必須在超越中,是要能圓滿一切的所有事務
。必然可以給予自己來成就,亦給予他人來成就,即是
把「滿圓」做到「盈滿」,又把「盈滿」再入於更是「
超越」的基本條件與要求中。
超越是已經回歸於無極仙鄉,極樂世界中的有情眾
靈子,已是「佛聖仙神」「菩薩」的位階了,甚且再作
更大的發揮,把此境地入於淨土位階,此淨土來做更上
一層的成長。必然是由個己所能成就的一切作為中,讓
後代的修持者,有一依循的指標。乃在於由已成就的眾
靈子「聖神仙佛」「菩薩」再作更上一層的成長。如此
即必須要求的正是把「圓滿」來做更大的「滿盈」,即
是「盈滿」。果若如此「仙神聖佛」「菩薩」之道,是
早已成就的芸芸眾靈子,皆是有相當的厚福。
因而在於已成就的「仙神聖佛」「菩薩」,再去成
就尚在沉淪於五濁惡世的芸芸眾靈子-即是「蒼生」也
!必然是把超越來下化於有情世界的芸芸眾靈子,皆能
於未來中,更有殊勝的因緣。因為有已超越的聖神仙佛
、菩薩作開路先鋒之作為!而給予後代的修持者,作最
大、最好、最殊勝的指標。
崇心著作「大道系列天書」,才是朝此方向來行使
。任何的一切橫逆、挫折、不如意、不順遂,甚至遭蓬
毀謗、譏侮,亦僅是個過程而已。若以天地之恆長、無
極之恆長、虛空之恆長、宇宙之恆長,相互比擬之下,
是否更顯得自己是多麼微小、是多麼渺茫了。必須要了
知一切外在加諸於身心、體膚之過程,是作為成長的最
佳資糧。倘若無反面的成長,是否一切的順境、平常境
,皆會沉迷腐蝕於人的身心與體膚否?又仙神聖佛、菩
薩所遇到的都遠比現今眾生所遇到的,要來得更甚、更
深、更多、更加厲害,是否即打退堂鼓,失卻了信心與
勇氣,不再有精進修持的毅力與恆心,必難以回歸「超
越於自己的圓滿」,必難以滿圓,更何況是「盈滿」「
滿盈」否?
有此天機實屬不易,又觀反面的成長,更是執持力
量的原動力,堅持為個己來超越、為天地、為眾生,來
作更大的發揮開展。因短暫的人生是很容易,稍縱即逝
!而換來的卻是千秋萬載的「無窮的智慧,無盡的福德
」。必是滿盈中作滿圓,滿圓中作滿盈,即可成就個己
,又能成就未來的芸芸眾生(靈子),給予回歸超越有
所指標、有所歸依、有所目的也!滿盈之中求超越,超
越之中能滿盈,即是圓圓圓圓圓。
詩曰:滿盈圓中圓又圓 圓滿滿中盈更盈
超越個己垂千古 千古永垂已超越
此偈詩同有情諸生共勉之!一切即在於了知天地的
德澤,又以天地德澤是人類所應學習,與行使的目標,
更是應作為回歸的基本條件。不要於人世間,僅是作個
下世再輪迴的種籽而已,必定要能把一切來超越。把圓
滿來成就,使滿盈更能盈得滿圓也!必有所收穫之!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