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回 仙神聖道
神農大帝 降 己卯年二月十六日
詩曰:神道設教化迷津 農田立國濟蒼靈
大帝德澤嘗百草 仙神聖道顯自性
由無極之演化過程,來成就凡塵的眾生,乃是由自
性中來成就。必須要具備的是「福德無窮,智慧無盡」
。必是要由本身個己所行所為來決定,於個己欲成就,
欲沉淪,必經由個己的作為中,觀視其本性彰顯了否?
又在眾靈子下凡來,即遭逢五塵境的迷惑,常會為了一
點點的小小利益,把自己來出賣。甚且會為了潤生的利
益,亦常會影響自性的彰顯,而眾靈子皆以外在的沉淪
,且將個己入於難以轉圜之境地!
佛性自性乃是眾靈子下凡後之分差,亦由個己所行
所為來決定,是「上昇與沉淪」之分界點。必然是會將
個己之習性,用於潤生的過程,是以眾生皆能成就仙佛
的條件中,能否以個己之作為來作為抉擇。亦是改變個
己往昔不良之積習,與含因過程,是下化的基本要求。
因為眾靈子又會為了一點點的小小事務,常將個己之自
性佛性包裹了。因而更是難以彰顯個己之本心與自性,
亦是佛之本體,如此即是個己所行所為,來分別成就的
境界。如此「仙神聖道」在於三教來言,若欠缺了佛道
,更是難以彰顯在此有情天際的三千大千世界,更不論
已成就、未成就的「仙神聖佛」。皆是為了眾靈子的成
就,與個己「上求福德無窮,智慧無盡」之永恆,致使
沒有任何一位仙神聖佛,可以了脫於此。
若能了脫正是因仙神聖佛,早已超越了三界輪迴之
左右,又仙神聖佛之慈悲。是把芸芸眾靈子,皆視為自
己的兒孫般,為了廣渡此沉淪於五濁惡世的芸芸眾靈子
們,即再屢屢下凡來。更為了這一些沉淪的眾靈子。而
方方闡教、處處設壇。無非是把眾靈子來引渡回歸於自
己的本位,更能超越自己的資糧位!
仙神聖佛之道,是慈悲、是喜捨、是甘願,是成就
的資糧位。然而若以仙神聖佛是已經成道的眾生,又在
凡塵中的眾靈子,皆遭逢了個己自性佛體的沉淪。才讓
個己的自性佛體難同無極、難同虛空、難同宇宙之演化
,相互結合。正是如此,即是把個己因「私慾」的擴張
,讓個己入於難以轉圜與成就的限制。是以個己沉淪都
難察覺,甚且沾沾自喜,以為個己能經過宗教之洗滌,
必能於往後有所成就,如此正是:
個人修持個人得 自己自為自明了
因因果果皆自償 消業了愆個人當
此偈同有情眾靈子,共勉之!
仙神聖佛之道,是以能讓落凡的靈子來成就,絕沒
有任何宗教派脈之分差。如此才是「大道平等,修持平
等,宗教平等,自性平等」的規範。任何一位仙神聖佛
皆是「大公無私」之境地與作為,才能提引為眾生,為
大道來成就。更是把人生的修持觀點來轉化,不使入於
固化中,勿以為在自己歿度之後,因所行的功果,即是
對宗教、對社献、對教化有功。必是個己執持功德固化
所致,而難以上昇天界,遑論能同仙神聖佛共列相處否
?試思即明也?
平等的教化過程觀念,正是以成就的因本作資糧,
亦是由成就中再去下化有情世界的眾靈子。必可在於自
己與大眾的成就中,把大道來彰顯,把自己入於更能超
越之境地,然而超越,只是眾仙神聖佛之境界與名稱而
已!是能為蒼生、為大道來犧牲奉獻者。在上蒼皆可實
質來肯定、來認同。因此即由對眾生的成就中,把一切
有情與非情的芸芸眾靈子,化作成仙、成神、成聖、成
佛的種籽。不論在於未來之世界中,必可讓蒼生更有成
就,更有超越的津糧。
崇心著作「大道系列」天書已入於更精微之思想改
造,又凡塵種種一切外在因素,若不經由此「真諦」的
「洗滌」。必難有實質可以歸返的資糧位而此資糧正是
大道演繹,所能讓蒼生來成就的基礎,一冊冊之著作,
真為上蒼來感欣慰也!也正是崇心諸神人等之願力所促
成!更是「理筆堂主」之先天大願力,來成就芸芸的蒼
生,可感心,可賀之!盼能永續為天地來渡億萬歸返!
詩曰:永續著作真理篇 成就眾靈德無邊
智慧開展引航歸 大道系列永傳延
好!祝賀之!祝賀之!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