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回 大道無為
太上混元鴻鈞老祖 降 己卯年二月初二日
詩曰:太上混元開天地 鴻鈞老祖德澤意
大道無為展天機 普化蒼黎歸無極
大道是天地所共遵循的法則,在宗教的教化過程,
是把芸芸蒼生,作教化課程的傳導。又大道是自然而然
的運孕著宇宙的運轉,不論在虛空或無極皆是共同遵守
此一法則,如此即給予天地有遵循的規範。
大道在天地間,不論人類與眾生,皆是大道所演化
的動物一種,因在於大道給予芸芸眾生,即是在做超越
的資糧。若以宗教觀點,在儒家的作為是遵天順地,能
給予蒼生有一個遵守的條件。在於佛道兩家而言,是作
為教化課程,尤以道家正是演繹著大道自然而無為。在
於佛家是把慈悲喜捨,作教化眾生的基本條件,因大道
所能給予宗教即作有情教化的基本條件。由無極而言大
道,正是在作演繹的基礎,更是在演化的過程中,讓芸
芸天地間有情,非情一切眾生,皆能有感同身受,更超
越了本來的資糧位。
因在無極所扮演的角色,是把人類有情世界的本靈
作淨化、作靜濾,因在「無極」來言,是以道家為基礎
,因而佛家即難以認同,「無極」-又以儒家更是少有
談及,如此並非只是道家才有的創新名詞。因「無之無
無極」-乃是以大道的演繹過程,將有情人類世界中,
以人類為基本。不論在於「佛與道或是儒家」之所傳衍
的,正是把人類的思想觀念在作轉化,與清淨無為,大
道自然,而讓眾生皆能體悟,在人世間不應只是作個自
了漢而已。因在於佛家正是把此境界來昇華,把此過程
再作更上一層的深入,如此以佛家經典所傳承,正是符
合此一原則。因而即由佛之成就位階,把人類在人世間
作教化的根本。又人類的思想觀,正是維繫著「上昇與
下墜」的分界點,是否能在現世修持中,而達至「上昇
的超越,還是下墜的輪迴」,必要以個己作成就的位階
,否則欲「上昇」恐難達至矣!
超越的目的,乃是將「本靈」更加淨化,而此必須
有一遵循的規範與條件。因大道是自然又無為,人類中
每一位眾生皆是大道演化的動物。必以個己的動作配合
天地演化,配合無極演化,配合大道演化,來做個已成
就的條件。因在超越中,若以道家經典作依持,及今早
已欠缺良多。若依道家經典千門別派,難以讓世人來認
同。因在於乩生之意識觀念,即個己的修為條件,皆有
相當大的關係。然而上蒼欲成就一本天書著作的組合體
,必須觀察其正鸞(乩)生的條件與作為而定。是以作
任何的教化演繹,還是配合當時的時勢環境所趨而著作
,乃是對未來的宗教教化,有一因循的規律作用。如此
即開闢了「儒宗神教」的教化課程,及今已屆二十餘年
了,發展至此,由台疆的教化過程中,形成了一股正氣
善念直沖天際。然而由上蒼觀視此善氣,正是充塞於寶
島的天地間,乃必能倡和天地正氣。如此即一次次的把
上天的原意與條件,來下化於鸞筆中,因而有的能以歸
納為-正門鸞生。更賦予「天筆名號」,尤以能行使此
聖務者,必須嚴加考核,方可達成。因而即必須要有相
當的條件與願力,及擔當方能促成。
崇心堂不以「儒宗神教」而以「儒宗聖教」,乃是
倡和儒、道、釋、天道、耶、回、的精華。正是以自己
的本靈,再作成就的相當條件,因而必須先能成就自己
,再能成就眾生。因天地是無為,大道亦是無為,又人
類眾生是在有為中,而達至「無為」的境地。如此必須
要能以大道的倡和,才能達至「無為」,因在無之無無
為-正是天地所共欽仰。又人類中不能達至此境地,必
須在有為中,有所作為,方能再昇華成「無為」。如此
正是符合大道演繹的過程,在於上蒼對眾生皆是如此,
非有任何因循與不公平,皆一體博愛平等對待。乃在於
如何讓世人了知,在有所作為當中,未達至無為的條件
。因有所作為,才能開展一切因緣和合的原動力,如此
天地才能淨化,人類才能更有增進的福祉。因天地眾生
皆在於此,同宇宙星際中是為生命共同體,天地的長遠
,而人類的短暫。若以天地對眾生的生存條件,又如何
來作演繹的教化過(課)程。因而天地的德澤正是如此
,又人類的德澤是否也能如此!
大道自然而無為,人類是有所作為,才可能達至有
為,更可昇華於無為。若能具備於此條件與境界中,早
已是俱備了佛菩薩、仙聖之作為。是已成就的眾生了。
正是如此,將天地由開天闢地中來達至,又人類超越的
目的亦是如此,在於此境地間,上蒼所演繹的正是如此
的過程。不論任何一個天際間皆是如此,共同參與演繹
的過程,更是將凡塵的有情,非情的眾生來成就,才是
真實性。因而已經超越了人類的基本要件,達至超凡入
聖,仙佛菩薩位階。不知在有情世界人類是否願意,朝
向此路徑來前進,如此必可在人世間早已具足了資糧位
。因而已是仙佛菩薩了,又何愁下世(未來)不能超越
否!明晰即行之!哈哈!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