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回 博愛平等
耶教教主 耶和華 降 己卯年正月廿九日
偈曰:耶穌降來崇心堂 和華福音傳理擔
博愛平施濟蒼生 共襄大道揚真長
眾生在於五教之中,皆以個己做自己選擇的宗教來
修持。無論是那一個宗教,在先天上皆是無任何分別,
是因為傳承的關係,於後代世人強加附會。是把宗教立
為教之傳揚,在於先前之原始本意,亦無「教」之分別
,乃因後傳者所影射與附會所然。
五教皆受後傳者,因拉攏信眾來作組織之藩籬,是
把個己籬笆高高的築起。乃於當時的時代與環境中,無
法能倡和其他教派所然,更是無法用真理來作統合,引
渡蒼生。因而即受到若不包裹、不築籬,是無法將信徒
來做規範,亦是讓信徒無法用真理來修持個己。如此上
蒼即對各個的派脈,賜予「宗教」名稱之賦與,然而「
宗教」所能給予的是一種安定人心,亦是一種「博愛,
平等」和平相處的境界。是由蒼生共同來行使,才是每
個教派所倡導的「平等,博愛」。
因後代世人所制定規範,又難以對當時修持環境,
作有系統的督導。留待數拾年、數百年間,才有宗教的
興起。在宗教發展的過程,不論是現今的五大名教,或
是千百個宗教派脈之中。只要不背離當時五教聖人,所
傳承的原意,皆受上天所肯定與承認。亦是對蒼生信仰
作遵循的修持規範,而必以「平等博愛」而視之!而非
是對其他宗教產生了攻訐與排擠的動作。因而亦不可個
自標榜我的最大、最高、最優、最能超生了死。或者更
把其他宗教派脈,貶為最低、卑微而輕視之!如此已經
脫離了上蒼的「博愛與平等」的作為,因在上天的福音
在廣傳的同時,是因時、因地、因環境之分別,來立宗
教派脈也!
「博愛平等」是無極所創發與倡導的基本,在於五
教當中,因信徒個己的護教行為作用所然。亦常會為了
維護自己的教派的權威,會因個己的作為,把其他宗教
派脈來貶低與輕視,如此即非當時「聖人設教」所應有
的態度,雖言此乃是護教動作,亦是難容於「博愛平等
」的規範。在於大寰天地之中,由個人的因緣所導引,
個人修持方式與選擇皆不會相同。宗教信仰因人而異,
依其興趣各人選擇,各人修持各人得,各人業障各人了
,各人因果各人消。耶教、天主教,在於西域(方)流
傳至東土來時,為何能融於東土,乃是秉承了「無極的
博愛與平等」的作為。不排擠、不輕視其他宗教。故而
由耶教、天主教來融入東土的人心,如此即是對東土的
信仰,掀起了一股宗教的大衝激。乃在當時的東土宗教
,是固步自封,不以他教為平等,更遑論談及博愛,更
在於封蒼生無法有一種平等的精神。
世人對天主阿門,又能了知多少,乃在於上蒼當時
的開天闢地中。因由天地來做演化的過程,把此過程的
功用,下化於天地中的芸芸蒼生。是以大寰天地中,不
僅是人類而已,尚有諸多有情與非情的動物及植物。參
與了演化的功能,如此在蒼生所能體證。正是天主、阿
門、是人類信仰的精神所在。因天主、阿門,正是凡人
所無法所了知的「宇宙主宰」,亦是天地的元始者-即
是「混元一氣元始天王」也!因在於天地是對蒼生平等
與博愛,更是把此福音傳遍於全天地間。不論任何宗教
、任何派脈皆是如此,當今時代的宗教,已漸能融入博
愛平等,亦是慈悲喜捨的過程,成道成神是為對蒼生的
平等性。
佛陀是謂覺者,天主博愛亦是大先知、大覺者。能
了悟於此。信奉任何宗教皆無所偏悖。乃因蒼生個己興
趣,與因緣所然也!不可分彼此,才是對宗教、對蒼生
一種博愛的精神,平等的作用。因天地間所能提供的,
不僅只是如此而已,亦是達至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博
愛。才是符合天主之精神,盼有情世界中皆是如此,各
宗教間沒有分別,亦沒有紛爭才是真實性。信仰任何宗
教皆是一種心靈的寄託!把其他宗教的優點,化作津糧
。才能在千禧年後,更是融入於博愛平等,慈悲喜捨也
!阿門!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