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回 佛境四諦
南海古佛 降 己卯年正月廿五日
偈曰:南屏護障保黎民 海池天地佑生靈
古德傳揚立萬世 佛境四諦啟迷津
由佛之所行所為中,來成就眾靈子的作為,是以眾
靈子能作有情世界的教化課程。如此是為真正的回歸作
資糧,必要個己的心性中建立觀念,更能成就於一切的
有情世界。正是如此而由仙佛菩薩來做潤生護蔭的作為
,是把一切能化作根基,才可讓眾靈子來歸返。因而由
「佛境初地」「佛境次地」「佛境三地」「佛境四地」
中,正是串連著「佛之位階」即是-「佛境四諦」也!
佛所能成就的不只如此而已,由於「佛境四諦」正
是把佛所能遍照的一切作為,在人世間教化有情世界的
眾靈子。正因是如此-能否全部成就眾靈子的根本基礎
與回歸資糧,才是具足了自己的基本條件。否則在凡塵
的芸芸眾靈子,欲歸返簡直是緣木而求魚。在於「佛境
四諦」-亦是成就於下化的有情課程的資糧位,是把人
類的創造於進化中,下化於成就中。更是以聲聞、緣覺
、菩薩的有情教化,不僅是成就於凡塵的芸芸眾靈子。
甚且更是成就於已經成就的聲聞、緣覺、菩薩,甚且遍
及天神等…之同化。
佛境四諦-因由微微初識、微微次識、微微三識、
微微四識,來把佛境四諦(識)作一切組合的架構基礎
與演繹過程,亦是分別於層次與境界之不同。然而是在
下化的過程中,不但是利益人類,亦能利益其他的天神
、菩薩、緣覺、聲聞、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道等
的芸芸眾生(靈子)。即把一切的有情世界,不論已成
就、未成就、未來能成就等等,通通作蔭護的組合,更
能作利益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眾靈子。即是在有情世界
中,把修持之道,化作資(津)糧,才具真實性。因而
必是能否成就,能否在三千大千世界中,更上一層樓,
又一層次與一層次的累積成就。回歸於自己的本來位,
甚且能超越其自己的本來,而達至更超越的途徑與位階
。
有情世界的眾靈子,不論好與壞、善與惡、貴與賤
、正與邪,皆是上蒼所化,皆是上蒼一體而眷顧,而護
之,而佑之。在大寰天地中,來下蔭有情世界的眾靈子
,不但是已經成道的仙佛菩薩皆是如此。因仙佛菩薩是
無法,無視於沉淪五濁惡世的眾生,因慈悲難以脫離眾
生受苦,讓其自生自滅,乃是對眾靈子一種相當殘忍的
作為。然而仙佛菩薩有心救渡眾生,不知生存在三千大
千世界的有情眾靈子,是否能感同身受,願意讓仙佛菩
薩來救渡、來成全否?皆觀個己心態的轉變與否來抉擇
!
有情世界中的一切眾靈子,皆具「佛的本質」即是
「佛因種籽」,是否能彰顯「佛之光明,佛之光輝,佛
之神通力境,佛之智慧神通力境」否?必須要通過九品
蓮台的薰陶與教化。累積九九-八十一位階的教化課程
之後,仍必須要把「福德與智慧」「功德與實(內)果
」來累積,才能上求無量的智慧,下化有情世界的芸芸
眾靈子。必須累積「福德,功果,智慧」之具足,才能
一步一步往上堆積與成長,如此是要能以成就自己,再
下化眾生之作為來成就自己與眾生,才能達至佛的位階
,即是「金品蓮台」也!而天地之作為,即由仙佛菩薩
來引渡芸芸眾靈子。否則「天不言,地不語」又如何能
引渡眾靈子否?必是生存在此太陽系,此虛空中的一切
仙佛菩薩,聖神高真共同參與演繹,來下化沉淪的眾生
,有成就的資糧及教化課程。因此不論任何人種、任何
天界的仙佛聖神菩薩高真,必須一關一關往上行持,更
能超越於目前的境界。
大道演化,天地演化,無極演化,虛空演化,宇宙
演化之過程中。皆對眾空子的成就有實質的利益,不但
累積了一次次的成就與位階,更是累積了無窮的智慧,
無盡的福德,堆積了功果與內性的提昇。才是把這個世
界來改造,把這個演繹來成就與進化,因而即以生存中
的三千大千世界,作一切演化、進化、創造的福祉。不
但能利益自己,更能利益眾靈子(生)。因此上蒼之慈
悲,仙佛聖神菩薩之慈悲。亦在於此參與演化,又一切
的魑魅魍魎,亦是在作反面給予眾靈子的成就,與堆積
的資本。天地皆有情,眾生皆有愛,又一切的仙佛菩薩
聖神高真亦是如此,一切的天地邪精,魑魅魍魎亦是如
此,進而能讓有情世界。的眾靈子有反面的成就,如此
正是反面的成就-其效果必較刻骨銘心,即能奠立於心
境中,作改造成就的資糧。
天地中有其特殊的使命,仙佛聖神,阿修羅與一切
之山妖水怪,魑魅魍魎…等,亦是此一天地之有情,來
作反面的成全。如此正是符合一切演化,一切演繹,一
切成就,一切圓滿,一切福德,一切智慧的累積。是否
如此,眾靈子可以細細體會其過程是否如此。正是以這
一些有情大地中的正邪,來成全有情世界的眾生。因而
是否能成就,是否能以個己為自己的主人。還是流浪於
五濁惡世,而讓慾念來埋沒了自己,沉淪了自己。必觀
是自己作自己的主人,還是自己作慾念及他人的奴隸也
!然而天地中一切有情正邪,皆是在成就這芸芸世界的
眾靈子。又如何能以感恩心去面對、去成就、去突破困
境,必然會在人生的旅途中,增加了諸多的經驗累積,
增加智慧的開展,至於歸返後的資糧,則必是更加豐盛
無比也!
感恩天地演化的德澤,感恩無極演化之德澤,感恩
虛空演繹之德澤,感恩一切眾仙佛菩薩聖神高真,感恩
一切有情世界的阿修羅,魑魅魍魎…等之正邪精靈反面
的成就。乃在於自己心性的正直與否而抉擇!不可言其
為邪精,正是一切符合了天地之演化,大道之演化,宇
宙之進化也!細細體悟必有所明朗,了知能莞爾會心的
一笑也!明否!
◎菩薩的位階尚未進入超越位階,是在於九品蓮台,回
歸於自己的本來處而已,若無超越回歸難以成就金品
蓮台,由大乘菩薩行的覺有情世界,進入蓮花佛國的
世界。
◎在人世間正是陰陽相互對待(即有乾坤)兩儀回歸於
太極,由太極回歸無極之間,必須先經由回歸於純一
的階段(即五教綜合一歸純一),在相對中回歸於絕
對,即純一,即不二法,純一皆是囝囝的本性,亦是
亦子之心。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默時,即無思無想
,即開起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此乃回歸,菴摩羅識的
本位,尚未超越,必須具備資糧位,上求智慧福德下
化眾生。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