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回 佛境三地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降     戊寅年十二月廿日

  偈曰:南無本師降來臨 釋迦牟尼啟世因

     大乘菩薩入佛果 佛境三地兆本明

  由微微次識入於佛境三地,必須是要將微微次識再

作思惟的建構,因在佛境三地中是早已經不退轉了。即

是把佛境的果位,再入更高的境界,因而必須要有「心

光,色光,常光,神通光」。如是由佛之本體所顯示的

光芒,與光輝作導引,進而再蔭護有情世界的眾靈子。

因佛是不能離開一切有情世界的眾靈子,然而由佛之果

位來言,微微識中乃是要分別,其境界與資糧所成就。

以此來言「識」即不能談佛境。又在佛境之層次是相當

的多,非僅是簡短的篇幅所能詳述也!

  佛光顯現是透過心光、色光、常光、神通光的發展

,且是為佛體本身所具足的。佛之本體不但能化身,亦

可由化身中,再入於應身,由應身中再入於報身,如此

之身亦非是凡塵的眾靈子所知悉。因在於了知一切,通

達一切,遍照一切,智慧一切,福德一切,吉祥一切中

,是把佛境三地所能引用的本體光芒,顯現照射於三千

大千世界中,因此神通光,可遍照一切有情世界的三千

大千世界,然而由神通光芒所展現。正是把芸芸眾靈子

,在改造過程中作護蔭,必然增加了善德因緣,即是把

凡塵的惡垢再作改造。把惡心化作良心來行使.必可減

少眾靈子的業因業果業障,如此不但是佛境三地所具備

的條件與資糧,甚且是神通力境,因此由佛境三地中,

所能成就的即是如此。

  微微三識即是佛境三地,在於「佛境四諦」中把佛

境的層次加以了別分別。是讓有情世界的眾靈子,了知

佛之果位所具備的成就是什麼。不光僅是在佛經所能體

悟與實證的過程中,是把佛境能以心光、色光、常光、

神通光來顯示於有情世界的眾靈子皆受其蔭也!佛光即

是神通光,亦是佛之本體光,在於心光是佛所能散發出

來的一種能量。必是自己所具足的,由佛境三地中早已

是能把此能量,由心光中作自己能量的來源。即可以散

發出心光於本體。如此心光即在於把色光顯現於有情世

界,而眾靈子所能照見的正是天空中的光芒不同了,更

有一種祥和溫馨的感覺,又能同佛心相互契合。乃必須

是將色光顯露於眾靈子的身軀本體,即是受到「佛光普

照」也!

  由色光來展現的正是將一切有情,再增加良善的本

質。如此佛光能普照,眾靈子皆受蔭,由佛之色光將眾

靈子來護佑,不知在凡塵的眾靈子,可否感同身受,還

是僅受到如電流通身一般而已,此電流並非是凡塵之電

流。乃是溫馨祥和之氣流轉動,周身通遍,如此即是可

體證於自己之軀體的感受。

  色光是把佛之心光-引用了來成就有情世界的眾靈

子,在佛之色光更是體知其「本明」的了知,因「無明

」是對眾靈子所引用的破除點,又「本明」是一切眾靈

子所具備的原來資糧位,在眾靈子中受凡塵氣秉的污染

。即遭逢了無明的阻礙,若無法顯現本明,又如何能有

妙覺之體悟,因此妙覺必然是加強於通遍了知,把心光

、色光、加以演化即是常光,在佛之常光正是照見佛之

本體,所用之是永不枯竭。即在於常光更能將神通光來

展現也!

  佛境三地是佛之資糧位,所散發的光芒成就自己,

又能成就於眾靈子。如此神通光的照耀,正是蔭護了一

切三千大千世界的有情眾靈子。必須要「本明」先化除

了「無明」的障礙,又「本明」可通遍照見一切的含因

過程。即可明白過去、現在、未來之三世因果,或可溯

至更久遠的因果業因,亦可追因於無始劫前,即是「無

明的初因」,然「本明」則就是佛與眾靈子的原來資糧

  微微三識不可言識,正是給予眾靈子了知「佛之果

位」,已無識的分別。僅在於將此「佛境四諦」化作分

明,讓眾靈子了知而已,若強加為識,即非佛之果位的

層次與分別。「理之明晰」,必須如理實際,如實而無

礙。可通遍一切,並非是依經而言文字,必常會受經義

文字障所左右也!須了知其經義的內涵是什麼,是在何

背景與環境中所著作,所依循之經典?更要了知其蘊涵

方不受文字障所左右,才是真實性。

  佛境三地是把光芒、光華顯現於外,蔭護化身,下

凡的這一些分身,及有情世界的眾靈子,如此可減少有

情世界的災殃與橫禍,在於佛所成就的微微三識,即是

佛境三地。必須要了知在「第十二識」中是如何的作為

。是如何能讓有情世界的眾靈子,能具足相同的因緣成

就,才能把一切的善德來開展,把惡禍化除於無形。讓

「未生之善能成長,已生之善能持續。未生之惡可不生

,已生之惡可化除」如此正是佛對眾靈子之正斷信念的

成就。

  佛云:成就與否在於人 佛光蔭護眾生靈

     分明微識轉了因 佛境四諦肇本明

  能以此偈去成就自己,亦能成就眾靈子,即可在凡

塵中奠立「了知一切,智識一切,福德一切」。再入於

佛菩薩的位階中,再「通遍一切,體證一切,吉祥一切

」,必然是將「佛境四諦」能用在佛果中,把一切遍照

而無礙。必是可以「轉了因,化無明」成就於「本明」

中,則是「佛境三地」所最主要的資糧也!

  辛苦諸資契!「大道諦理」戊寅年著作至此,暫告

一段落,己卯年春績按著作,盼多加強研會體悟,必有

所得也!

1首頁55348 大道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