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理天原靈

南屏道濟古佛 降       戊寅年十一月十八日

  偈曰:南屏衛降護台疆 道濟人生理應暢

     古佛著作諦理冊 理天原靈是真仙

  由純一進入於無極的本靈,是現今修子所應了知的課程,在於眾修子對於當今五教的教義,雖名稱不同,其理則完全一樣。又眾生能入於宗教修持,是謂善德因緣,能真修實煉者亦有之,沽名釣譽者亦有之,充其人數更有之!因在修持的因緣和合中,皆具有其善德的條件與作為。然而若無法真實修持,僅為了我在修持而修持之時,充其量亦只是掛個名份而已,即難以真正了知人世間「含因」的改造目的,是怎麼去化除。倘若欲脫離輪迴的漩渦,必要是將自己入於真實修持的境地,實地去改造,才能謂修持。

  眾生皆在輪迴的限制中,無法了脫於輪迴的限制,如此即難以做改造的因本。在於修持是通過「聞、思、修」三者合一,而推展「六度萬行的波羅蜜多」之作為。才能將改造來成全。如此即通過改造,將往昔的業因業果業障來消弭、來化除。因而必須要將思想在人世間來改造,及做真正回歸的準備,否則在人世間,根本都不可能回歸於原來的本位。反而沉淪於五濁惡世中,永受輪迴的障礙。因此修持即要了知自己原本的降生地是何處,自己的本靈亦在何處。若是無法了知必難以達至回歸的準備,亦難以有目標與軌跡可尋。如此的關鍵乃在如何能了知,眾生下凡來的原來因,是在何處?必要是通過宗教的教化,由仙佛闡述於鸞筆中,正是融合天地人三才,匯集了神與人的力量,促成了在凡塵眾生,了知自己降生的本靈處。

  由象界而回歸於氣界,再由氣界而又回歸於理界,如此是現今凡塵的眾生,所應了知的課程,也是宗教真正修持者必須要明白的。然而在五教的教義與教化皆難以相同,如此即受地理環境、國土民情、風俗習性所影響。在五教而言,雖然教化各異的相關教義中,其實皆是理天所化,教化雖異,真理與降生處皆是相同。為何在理天,欲讓眾靈子來下凡,乃在理天有理天的相關條件。雖上天孕有這些靈子初生之時,因受他化來影響了自己清純的氣質,即難有理天存在的氣質與條件。原本使其降至氣界來生存,又因他化氣秉所關,更是無法容納於氣界。故由上蒼慈悲把天地來開闢-即是象界,則是可以容納眾靈子存活的現世界,因而即由落凡的靈子,來做生存的空間與過程。如此環境正是符合眾靈子所適應,又因在凡塵中漸漸的迷失,原本具足的五神通。

與回歸輕盈的天軀,及五色彩帶,更受塵垢往身上堆積,迷失自己的本性,與原本具足的條件。更把人世間的蒙垢,一一顯露出來,即是如此的關係,根本都無法了知其在人世間的生存意義。是同氣界,同理天一脈相連著。如此因眾生落凡,漸受凡塵種種的迷障,更是迷失了可以回歸的資糧。更使自己遭逢五濁惡世的垢穢,來沾滿了自己的天軀。即難以達至回歸的根本條件,更無法追溯於當時落凡來的根基,也難以回復於「真如實性」。

  純一的本質即是入於理天的條件,所應具備的,由理天本靈的降生,而讓眾靈子生存在理天的本來處。即是囝囝的本靈,而由囝囝的純一達至於回歸的清澈,然而囝囝的純潔即受他化的垢穢,沾滿了清淨的靈體。因此本靈之不潔是難以存在於理天界內,即下凡來做清潔改造的動作,以便超越純一而更清澈,若無法達至囝囝的純一,即受到理天氣質所排擠,則是落於凡塵界中。然在於本靈的初生地,是一片清純的氣質。可見於清澈宛如透明的玻琍明珠。不沾一絲絲的波紋,正是晶瑩透明純真的靈性,也是自真如性。因由透明無瑕的本靈來觀視,有否瑕疵即可一目了然。如此本靈的清澈與否?

是為最重要!因在理天所要求,即是如此的條件。尤以降凡的靈子其本身沾滿了垢穢的靈體,由晶瑩透明的寶珠光體,便可觀視一目了然。不必再由上蒼來督導,即可了知,如此囝囝眾靈子的本來體即是如此,即是「真如實性」。又任何一個宗教的修持範本,若本靈無法達至此境界,欲回歸於無極理天,則是必要再加強於清澈也!

  理天本靈的清澈,是眾靈子在凡塵中,將過往的含因來做改造,才能入於唯識理念。然而由唯識行徑,僅在凡塵有用之!欲回歸於無極理天,必要再加強於通澈的清澈,是把第九意識,而入於第十意識的微微初識中,再往更精微的純真至明的清純無瑕。即是通澈的玻琍明鏡一般,更晶瑩剔透乃真如初識,若欲再往更深一層的。必須要通體遍照,無瑕明澈,可透視對面而無阻。

然而本靈若無法達至此境界,仍是輪迴的種籽而已,在通澈遍體的明澈是不可有任何一絲的波紋。才能真正照見一切明朗。而回無極理天的本靈處,如何回歸於原來,更且超越於原來的境界,而達至通照一切而無瑕,如此是真實的本來。

  遍照一切必須要超越於原本的本靈,來做改造。然而落凡的靈子,皆難以了知此關卡,也難以回歸於無極理天,如此並非僅在凡塵做些微的功果,即能回歸,那往昔所造的惡業又如何了結。因而必須由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再入於蓮化佛國,是必須要有的先決條件。如此若無法超越於此侷限,欲超凡入聖而入於仙佛之班,仍必須加強於此淨化與通澈。然而凡塵的眾生雖處於五濁惡世,但可以改造移轉的條件是相當的多。必觀自己願意與否而抉擇也!

  古云:成仙成佛靠自己 清澈遍照無瑕意

     回歸真如原始地 超越本質返無極

  此偈供眾靈子參研,以做為座右銘!

1首頁55348 大道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