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一歸絕對
太乙救苦天尊 降 戊寅年十一月十一日
詩曰:太乙救苦眾生靈 天尊澤潤大道行
一歸絕對是諦理 眾生皆是由此挺
由無常之法則後,即入於無我之存在,因在於四觀心念的組合中,更把陰陽相對在人世間促成了,由陰陽兩造的平衡。進而把相對在人世間有是非、對錯、正歪,男女的種種……,相對之分別。也在於是有陰陽之分別中,是謂相互對待,故而在相對中皆難以達至絕對的超越,因此凡間的眾生,無法回歸之原理即在於此。因是受到陰陽之兩造之所限制。難以達至絕對的超越,致使人類無法回歸於原來的無極仙鄉也!
因受到兩造之平衡,乃是對眾生在生存的環境中,無法敞開心胸去做真正的修持。故由上蒼明定此期道轉火宅之主要原因,亦是要求夫婦同修,閣家圓滿、家庭興旺。因而即以在人世間中做修持的改造,亦由凡塵中把人道思想建立於興旺整個家庭,尤以夫婦能共入道場,皆能達至改造的目的。更化除了業因業果業障之牽纏,如此一家和樂,全體和樂,整個道場即能和樂,亦可以減少在凡塵因為修持的過程,又造業因業果業障來磨,因此道降火宅的原因即在此。但在於夫婦兩造是謂陰陽,是謂乾坤,如此乾道又是在一家之中,有絕對的主導權利,又坤道是否能相互配合。而在往昔的人世過程是如此,屆至現今時代乾坤兩造之修持,乃是一家和樂當中,一家興旺,一家修持,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是真正改造的諦理。但在一家共業來臨時,是要每一個家庭的成員,皆要有共同負擔的責任!如此共業的形成亦要共業共償的化除與改造。
每家個人之私業來牽纏,而影響了全家的和樂,如此即全家要背負著其個人之業因,然在於全家之共業,能否由個人的努力中來改造,必觀其心態與思想觀念來轉換。又如何才能破除個己之我執,但有時全家亦難以承擔其家人,與個己的共業及私業之了結。乃在於個己是否能在思想與行動中來改造,因此業因業果之牽纏。有時絕非是上蒼加諸於人類,乃是個己所造之業因所形成的主要原因。如此在相對中,是難以達至改造業因業果業障的牽纏!因相對乃是「平衡」,而絕對正是「一歸」於本來之主要。故而由五教的萬法歸一的總合,一歸於無極,一歸於自己「真如的佛性」。然而一歸何處,即在於萬法中把相對來化除,達至一歸絕對之不二法,才是真諦也!因在絕對之歸一中,五教所闡述萬法歸一、萬殊歸一……皆是如此。由歸一中做回歸的主要資糧,才是真實性!
又相對之平衡達至超越,在萬殊歸一、萬法歸一,又一歸何處,是由先天落於後天。由無極生太極之回歸中,因兩儀分乾坤,再回復於太極再歸於無極之純一。如此一歸於○,皆是由兩儀做回歸的準備。由於萬物眾生彌放於大千世界中,更是難以回歸於「唯一的境界」。乃由兩儀(兩極)的回歸於先天無極,又無極是歸於○,才是在人世間的眾生所應了知的課程。甚且是一般入於修持的眾生,所應明白的,因由兩儀的陰陽乾坤中,回歸於無極之圓(○),才是真實性。又在凡塵的眾生,難以達至此境地!更難以回歸於無極仙鄉也!
「絕對純一」乃是眾生之本性,乃在於落入凡塵世景中,受到陰陽乾坤的潤合,而迷於此世界了。根本都無法能在此世界來做真正回歸的資糧。皆是一半清醒,一半沉迷於此五濁惡世中,又受到凡塵假景的迷惑。根本難以彰顯自性佛體於人生。因而即受到凡塵的種種所迷障了自己,才是受到業因業果業障所折磨,然而在凡塵的眾生是迷於世間的享受過程。又在於上蒼觀此情境,即降下了諸多的考程與磨難,來給予落凡的靈子,能警醒、能了悟,能有一回歸的機會。因此即在心性的境地中,觀察其思想觀念,及行動力量的執持與改造,才是回歸的主要資本。否則若一味的縱容落凡的靈子,又不來指點迷津時,即難以達至回歸。
有時人類正是欠缺了經驗的累積,才造成了業因業果業障的牽纏,而絕非是上蒼降考程與磨難來給予眾生。如此可以觀視其行徑與作為中,即可了知。根本都不必上蒼來降考程與磨難,其個己即難以脫離此困境,因在萬殊唯物、萬法唯心中,雖是法界眾生所能體證的事務。但是難在難以了知,是由先天降後天,由無極降太極。由理天降氣天,再降象天的種種行徑。是否了知如何能回歸才是真實性,否則在人類世界的眾生,根本都無法回歸於無極理天,若能回歸於氣天中即算很不錯了。但可由修持中,做真正的改造,由唯識觀念中,人於菴摩羅識,再入於微微的初識之後,進而入於微微真識,才是了知人類成仙成佛成聖的過程。
「純一絕對」是眾生了脫的資糧,不論修持任何宗教皆是如此,雖言天下宗教皆可回歸天堂,或極樂世界或無極仙鄉的境界。但若無法清除「八識田中」的垢穢意識,是無法達至回歸的真實境地。僅在於門外,難以入於真實境內。因天下的宗教,乃是由大道所演化,承領著先天的聖命來設教、來淨化人類的垢識,才是回歸於無極仙鄉、極樂世界。因而「純一的絕對,正是不二法」的真諦,亦不論儒道釋耶回等宗教的萬法歸一、抱元守一、執中貫一、默禱親一、惟精惟一,皆在於是如何回歸於「絕對的純一」。因此即由萬殊唯物,與萬法唯心來達成。
絕對是不二法,回歸於純一,才是入門。否則修仙、修佛、修聖是難以達成。然在於「心念意識」中的垢識是難以沉澱,難以靜慮,難以淨濾。才是無法能成就於回歸的主因。但在先天無極界中,都是清純的本靈,絕無一絲絲的垢穢。如此可以細觀天下眾生,若在「八識田識中」無法真正的清淨,那又如何能回復先天的本性,欲言回復先天的真我乃是謬言也!
好今夜祝嘏聲中降來堂,觀此堅志可加賞!如此辛勞正為往後「大道無私又德福之具足。」哈哈哈聲中話別離也。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