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陰陽相對

元始天尊 降         戊寅年十一月初八日

  詩曰:元本無極降本靈 始開大地眾生迎

     天道無私唯德輔 尊著陰陽相對因

  天地之好生養生德性,在人世間闡揚著護生的動作,是人類必須要有的本質。即在世間中有天地之護蔭,才能開創人類生存的契機。然而必須要了知天地,正是陰與陽的相互對待的「絕對性」。要在人類的有情世界中,才能開展,因此必在人類與萬物中,有陰陽之相互調合,才可在於人世間有傳延之永續,亦有乾與坤之分別。

  陰陽之相互對待中是謂平衡的基準點,乃在於須有日陽與月陰,乾陽為男,坤陰為女。串連著人類生存的相續,更是促成陰女陽男之成就,在陰陽之互動中,才能有相互的組合。如此任何一種眾生皆是如此,只要是會動的動物即是如此也!因有陰陽兩相組合,也是創造萬物生生不息的原動力,又在傳承的過程中,是陰陽的相互對待的世界裡。有陰必有陽,有陽必有陰,又如何在陰陽的對待中,是以絕對的客觀之組合,是一切萬物開創的原動力。如此在「陰陽必須要能兩利」,不論在凡塵的世間,或是幽冥界,或是天界中,即以陰陽(日月天地)。串連著人類生存的空間。因而幽冥與天界的組合,亦是對立,日月的組合也是對立。又人類的組合也是對立(男女陰陽),如何把人類永續的組合,加以調節即是上昇與下墜。然而在天地是謂陰陽的對待中,正是起與伏(上昇下墜)的轉捩點!

  陰陽之相互對待,正是在無私的客觀條件中,把人類的生存過程加以改造方能促成。如此必須要了知「相對的平衡點」,在於陰陽調合有利眾生之生存環境,才是達至中庸的平衡點。因而必須要有平衡方能不偏向任何一方,但在陰陽兩利的組合,任何之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是以在人世間把人類作組合,在互動中加以改造的過程才能達至。否則欲「陰陽兩利」是謂不可能也!

  平衡之相對,是以「絕對」的客體在平衡之條件,把過程作修整。因人類是在潤生的過程中,即入於真實性的生存環境,雖然宇宙之恆長,而人類之短暫渺小。但在人類卻是不折不扣的生存過程。任何人絕不可能跳脫於此生存的潤生動作,然而必須要了知是在人類中,以生存的改造。才能有實質的潤生與修持的調整,否則跳脫人類生存,又何來能成仙成佛之機會否?

  相互對待即在於守中點,而非是在陰陽對待中,乃是把守中點在中庸之平衡來展現,才能把陰陽作調合的改造,因而人類常會輪迴於陰變陽,陽變陰,男變女,女變男之轉換,甚少來個跳脫輪迴之限制。如此須在陰陽平衡之促發中,開展人生之唯識過程,因而須以相互的對待中,達至絕對的真實性。即由相對中來成就於絕對,因「絕對」是「不二法」。有「不二法」才能開拓人類在於輪迴的限制,否則若以人類生存的過程中,常會為了輪迴轉換,變男變女之困擾,如此常受輪迴所左右也!

  相對是人類的至理,如何破除相對的迷思,必須要了知在相對中,是把相對作改造,作轉換入於大乘菩薩的覺悟有情世界,在陰與陽的相互改造,即是由轉換中來成就任何物種於「絕對」的真實性!因而須要了知「絕對」是「不二法」,又「相對」是「非不二法之法也」。又相對乃在如何由相對中,達至平衡點。才是脫離於「不二法門」之最主要的了。因此須明白「不二法」在人類的世界中,正是欠缺如此的改造,否則在凡塵的芸芸眾生,早已經是回歸於無極仙鄉了。正因把「不二法」全部遺漏掉了,那又如何能實際的回歸於理天世界?

  陰陽相對是由「絕對」中,把萬物來作平衡,達至改造的目的。是以萬物作演化,是以人類作演化。又達至在絕對中,才是促成在人世間,如何回歸於真如實性的境地。如此須要了知,「絕對與相對」,正是串連在一起。眾生欠缺「絕對」的了知,都是生存在相互對待中,才無法了脫六道輪迴的桎梏與漩渦。若能明白人類與天地,正是在「絕對」與「相對」之中,陰陽才能兩利,由陰陽兩利中把「相對」來化除,才可能達至「絕對」的超越自我。因「真我」是「自性」的「真如實性」。而「相對」即把人類以潤生的過程,相互結合沉迷於凡塵的世界中,又人類的生存世界,一切皆在相互對待中。有真必有假,有是必有非,有對必有錯,有善必有惡……,一切皆是在相互的對待。甚少脫離於此漩渦中,如何能脫離六道輪迴,無異是緣木求魚也!

  絕對正是「不二法」之最佳顯現的境界,任何一位仙佛欲超凡入聖,必須要能以相對達至絕對。才可能有超越的契機。否則在人類的生存世界,是不可能有超越的,但可在修為中,由相對而達至絕對,才是超越「不二法」的成就。芸芸眾生欲歸返,是把唯識觀念入於菴摩羅識中,開展佛之精髓。入於微微識中才可能達至絕對的,真我如是的一體境界。亦由唯識入於微微識的初成,必須要能具備無窮的福德,與無窮的智慧,才能長遠的具足也!由微微初識入於微微真識,是把仙佛的境界,達至永不退轉之境地,才能真正了脫於相續輪迴也!

1首頁55348 大道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