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四觀心念
虛空天上王母娘娘 降 戊寅年十月十六日
偈曰:虛空天界演造化 天上人間傳佳話
王母娘娘降道場 四觀心念啟善掛
宗教之教化,以萬民為依皈,其目的乃在於如何歸返先天的自性。然而落凡之靈子皆迷於凡塵世景,難暢 母心之德澤牽掛著眾靈兒。如此乃由各教主領命來設教,點醒迷濛的靈兒,故常受凡塵假景所約束。致難以回歸無極仙鄉,極樂世界,乃是自己所無法了知為何欲會如此!是否上蒼之不慈。還是眾靈子沉迷於五濁惡世,享受凡塵假景之樂哉,難以歸返原來之「自性地」也!
由宗教所引述之「四觀」乃為:
一、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
因而以觀身之不淨,是由個己之身軀來論及,自身之軀體是由:地、水、火、風,之四大所組成的。如此是透過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在人世間作自己行使的目的。但往往常受五行所左右,難以推演五行,致使個人在立足點之闡揚,與作為中無法暢真實之實相來成就自己。即受六道輪迴所影響了!
觀身之不淨,不但以個己的身軀所容納的一切污穢,促成在人世間把所有可以食之物品。有利的無利的,全部入於身軀內,產生了有毒物質,更受氣體來影響個己之健康。因而此受到身軀之不適來左右,便是生病了,甚且遭逢厄殃來磨,將人世間之癌症產生了,即是此身之受苦,更入於「觀受是苦」之心疣,必在於自己承受了苦報,及前世累積的不良氣習與含因。促成了此身軀所遭逢的是一切不健康、不順遂、不如意的心境,必會在所承受的是苦境來磨。然而若由「觀身之不淨」中,入於「觀受是苦」更是由苦難來折磨自己,在凡塵中的身軀無法照己心願。能有健康之肉體。因此必是由「觀受是苦」中,把人道思想建立於經驗的傳承。如此便由所觀受之苦處,去做防患未然之動作。必須要有對事物、對事境、對過程,能有所了知,才可破除其過程的不可重蹈覆轍,不可再犯之。如此防患未然正是對眾靈子,所必須要了知之經驗的組合,即是在人世間所企求的「智慧」也!
若不能具足往昔經驗的累積,何來能對事境、對事物有所了知,更遑論是對經驗累積。有相當的「智慧」來轉換來防患未然之關也!因而即會產生了「觀心之無常」。必有所了知是對自己,對眾靈子產生了一種磨難與阻礙之相續。必然會對自己所造成的含因中,不知如何了別自己所作所為而成果報。如此內心即產生了不平衡的無常來相接,然而「自心中即無法平靜」,一下子便生起了九千個的生滅過程。即在當下剎那間,對自己所承受的苦報無法釋懷,因而即會把自己入於「苦無邊處」。更難以脫離於此困境。如何能了知其過程,乃是對眾靈子是一種磨鍊加諸於身,更是反面的成就。眾靈子的經驗累積,必由此所形成,所了知其經歷的過程,則是有經驗來破除磨難與阻礙。如此即是自己心內境處之折磨,但是在於觀受是自己所承擔的苦果(報)。皆由自己「心念」所難以轉化,倘若不經由事境來磨,何來能有「智慧」可破除心境的苦磨。
眾靈子皆在於如此之過程裡,把個己入於宗教之薰陶與教化中,達至運用「人生是無常」「人生是短暫」。因而若同天地相互比擬,更是顯得十分渺小。又如何能把自己在於「觀法無我」中促成,然而自己必須要了知,若現世上沒有個「真我」,又如何能有「無常之心境」。因在起伏過程中,其生滅之剎那間,正是化除不平等,相互對待的限制。如此即可成就自己,眾靈子是否能了知在世間,正是陰陽兩相對待所影響。如此必難以脫離有個「真我」,若不能把「真我」用在同天地、同宇宙相互比較之時。必難有成就之天機,因眾靈兒若謂之「觀法之無我」,更難在「四觀視」之中,以無我合成「真我」才能跳脫輪迴。
正因是如此,若沒有個「真我」之時,宇宙演化、天地演化、人類演化、萬物演化,又如何能形成對眾靈子來回歸,提供實質的資糧。因而必須要有個「真我」在演化中。以天地、宇宙之恆常,才能促成自己在演化中有所成就,如此必須要了知眾靈子,皆是上蒼所化。在於凡塵中把不良氣秉來化除,清除了唯識理念中的污穢,來沉澱、來化除。然而具備了良善之種籽,更可在化除業障與惡殃來臨前之消弭。因而所累積的正是良善的福德具足,必可長遠回歸於無極仙鄉、極樂世界,乃是 為娘所企盼之回歸。
因此必須要能在人世間,了知「四觀心念」的影響,正是在有所作為中,而達至無所作為來成就。如此必可真正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中達至一切法界皆同我個己來融和。一切法界皆是我個己也!如此回歸不但是在當下,甚且早已是入於仙聖佛班了,正由大乘菩薩行中。而入於上乘之班,正因是如此, 為娘十分企盼崇心諸靈兒,皆能替 為娘來分憂解勞,成就自己,更能成就芸芸的眾靈子。即可由上蒼頒示懿旨玉詔來實證,這也是現今三期末劫中,所必須要能了知,如何能廣渡眾靈子來回歸,引渡眾靈子來成就,才是 為娘的好靈兒。語重又心長,盼理兒能為上蒼,帶引眾靈子回歸於無極理天,極樂仙鄉也
!至盼之!至盼之!大道系列之著作乃上蒼之旨意,諸靈子全心全力勇往直前,必可廣渡眾靈子回歸也!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