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修持改造
南無大日如來佛 降 戊寅年九月十一日
偈曰:南無蒼生唸如來 大日降臨崇心台
佛著大道諦理冊 修持改造心無礙
眾生入於凡塵之後,必有潤生利益的動作,故有「
為行功立德而作善事之動機」。如此必要在人世間,作
有情世界的潤生利益。即在人世間的生活過程,能入於
宗教修持,方有改造的資本。必須要自己在修持的方式
當中,去做自己的含因改造。更要做自己的主人,是以
在宗教的教化,知悉如何去行使,如何去應用。雖然人
世間是改造的世界,若無改造,只在經藏中無法達至修
整與變化。是以要在日常生活的過程,配合自己修持自
己改造自己的過程中才可以促成。
宗教的教化課程,是改變生活與修持的結合,而不
以凡塵的事務相互比擬,相互羈絆,相互衝突。即由修
持的動作中,將往昔生活的不良習性與氣秉來改造,又
因宗教所提供人世間生活環境之不同有所差異。然而修
持又是自己能成就自己的因本。故必須要修持之人,有
心去改造,否則仍是同眾生生活一樣之時,何來言修持
。因修與持之過程中,是把不良習性與秉性來化除。把
佛性彰顯,才能有所成就,如此修持者不同於一般眾生
的原理亦在於此。因而必須先要能改造,否則是不能談
自己在修持,正因是眾生常會為了修持而修持,又不能
改造,更難以成就自己,也是因受「為修持而修持所誤
導」。
「修」是把自己之不良氣秉來化除,又在自己修時
之過程中,依照往昔仙佛所走過之路途。又以仙佛的經
驗去學習與模仿,能持之永恆才能不斷,才是修持所通
達的目標。正是如此,又眾生在入於宗教後,常會以為
自己已是修子,但在自己心性與態度上,仍然都沒改變
。如此能論自己在修持否?眾生正是如此常常會為了修
持而修持,更盲從跟隨。又因受到宗教教條的束縛而受
拘束,且在於宗教教條之規範中,是不二過,而此規範
是在各宗教中,是把往昔仙佛修行歷程,作為經驗的傳
承,而讓後學者減少在人世間之折磨,必須要能明白規
範所制定之含意!
規範是把修持的條理分明,使後學者能有所依循,
做到不二過,不逾矩,明白其規範所列定之條文。緊記
在心即是能了知其約束,更不會造成在修持的過程中,
增加諸多之錯誤與訛謬之事。如此能了知規範之制定,
是仙佛透過了人為的思想觀念記載於經典中,讓後學之
修子了知其過程,否則每位眾生所能領悟之不同,「及
智慧的高低,難免體悟之層次,因而有所分別」,正是
眾生之智慧高低與賢愚也!
約制之規範,若了知後,即不去犯他之時,規範又
何來約制修持者。因在不犯過,不越矩之中,何來受規
範之約制否?如此正符合現今時代之國法,雖國法有明
文規定之條文良多,但在不去犯他,且超越其範圍之時
,又何來對國民產生了束縛與約制。而宗教規範之制度
是成就每位修持者,即在於不犯過,不越矩之下能遵守
並了知其範圍,才是能在修持中,做個快樂之人。否則
若內心常擔憂,常掛記規範之約制,使之受戒律所影響
而擔心受罰,自己更無法敞開心胸去做個「快樂的修持
人」。眾生常常會為如此因受約制、受規範、受戒律所
拘束,即生起了不可犯錯、犯戒律之念頭,是否能把其
心放下來,如此是難以了脫宗教戒律之約束。因常會為
了「修持而修持」之心態。即影響自己能逍遙自在之初
心。在一段時間後,不可為之、不可做之,即把內心牢
牢的束縛了。如此修持者無法敞開心胸,真正做個修持
人之限制,亦在於此。
宗教的教化是改造人生在世,之含因的過程。如何
能在修持之過程中,不可存有受戒律來束心,更難以達
至敞開心胸的作為。因而常常會為了修持的規範與戒律
,而使自己是無法真正作個快樂的修行人。正因是如此
,眾生入於宗教原本可以輕鬆之修行,反而為了修持而
把自己整個心靈與身體,受到教條與戒律的限制,全部
束縛,更將自己包裹起來。如此即難以達至快樂修行的
境界,因修是把自己往昔不良的氣秉來化除,又在含因
之改造中更是一連串的過程。由無修與無知之眾生因進
入宗教,正是受薰陶與教化的關鍵點,否則若以宗教之
修子應是越修越快樂、越修越高興、越修越法喜,才是
真正達到快樂的修行人。但眾生往往因是為了修行,把
自己的心性(靈)身體、家庭、夫妻、父子,及種種間
造成了格格不入,更甚造成了冤果業債,如此即背離真
正修持應有的態度。因修持正是改造的資本,並非是越
修越難過,越修越不甘、越修越困難,甚且更多障礙。
如此的修行方式,請問眾生汝願意否?皆可了知其答案
也!因在一切世事之無常中,若沒有任何世事之接續。
何來能有經驗所傳承,世事經驗的累積。因是一切改造
的過程,才是在人世間通過因緣和合的起始,才能達至
改造的因本。
修持是自己份內之事,同外界、同宗教一點關係都
沒有,也因宗教是教化的根本,進入任何一個宗教所教
導的教條與規範。若自己不去真正達至修持改造,任何
宗教也只是個過程而已。並非是根本究竟之道,因而修
持是自己成就自己,欲如何是自己承擔之份內事。而外
界與宗教也是無法同其相互比擬。能成就之時,即在宗
教中有教化的資本。若欠缺此份成就之天機,不論任何
宗教皆與汝無關係也!因而即以個己之成就,而影響了
宗教之教化過程。如何能讓自己能有真正的快樂修行,
更能不為修持而修持,才不會入於宗教中,又使自己造
業了,如此不良循環之過程,是宗教修子所必須要能了
知的,否則不能言自己在修行中,連邊都沾不到,尚且
謂之修持否?如此正是悖離了修持之真正含意也!
今夜降來崇心道場,觀此堅志與規模,實可喜可賀
之,盼常保此份堅志,來完成上蒼所賦之使命也。
1首頁55348 | 大道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