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法界眾生

南屏道濟古佛 降        戊寅年八月廿六日

  偈曰:大道諦理著首章 南屏道濟古佛降

     弘揚普渡更發展 法界眾生是平常

  儒道釋耶回五教的教化過程中,每教皆有其特殊的

教義,亦有其殊勝之處。乃在於因眾生是個人喜愛,個

人所嚮往的修持方式,入於宗教去作自己在凡塵中的修

持範疇。因而即以個己所需要之方式,去行使個己有利

自己之方法,來成就自己。如此在芸芸眾生之中。是個

己所甘願承擔與接受的修持方式,也因個己所愛與選擇

。任何人皆無法改變。其在宗教修持方式中的作為,因

而亦由個己所能接受與成就的方法。達至修持改造的目

的,才是促成在人世間宗教的發展。

  芸芸眾生在自我所願意的範圍中,能入於修持路徑

,正因如此也是減少在人世間造就惡業的機會。因而宗

教的教化是有安定人心之所必須也!又以宗教的教化過

程中,每每必須要能在潤生的利益中,以自己為出發點

,才能促成自己因修持,能減少造業的機會。倘若在於

芸芸眾生若不入於宗教之教化中,亦觀其在思想作為中

,又如何能減少業因造就的過程,因此有修與無修的眾

生,即是如此的分野。

  因入於宗教是改變心志思想觀念的作為,遠比無修

的眾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此是有修之眾生能成就自

己,更能減少造業之機會,亦是教育所傳承,教化所接

續。因而有修即比無修的眾生,看起來即有一份修持中

和藹可親的態度。如此是有修眾生理應具備的本質,否

則若論修持後,還同無修的眾生一樣之時,那即非是修

持者應具備之作為與態度。因在有修是改造不良習氣,

與不良含因之本質。一段時間即可觀視其作為,可判定

其所作為是真正的修持,還只是一知半解,甚至遠比無

修的眾生更難以讓人贊同。

  修持是法界眾生所具備之條件,能否入於宗教修持

,亦觀其自己意願否?宗教是有安定人心之作用與成就

之條件,是否能具足在人世間真正作修持的規範,還是

魚目混珠,充個人數而已,如此而論不該言已入修持境

地。因「修」是改造不良習氣與含因之過程,若無法在

「持」之中棄除原來之秉性,亦仍是眾生一個。更難以

言自己在修持,其實早已脫離了修持應有的規範,如此

有修與無修可讓人觀看即一目了然,又在於仙佛所觀視

的,早已了知其原貌,無法逃避仙佛的法眼,有時甚至

比無修的眾生更糟糕。因而有修與無修,真修與實煉否

?自己是最能了知,他人所能觀視的只是一部份而已。

其實真正能給予眾生自己心性的改造,才算是有修與真

修之人,否則只是充其數量,而謂之修持,實乃脫離了

修持的範本。

  法界眾生是一切皆平等視之!任何修子在宗教領導

之地位中,其所擔負的職責,不但是自己要作好,甚且

是後進所模仿之榜樣,亦給予後進有一條軌跡可尋之,

可進之!然而入於宗教應是一切法界眾生皆平等。如此

而言「師師相傳,脈脈相續」即在於尊師重道之中,而

成就領導者的地位。因此有諸多位居領導者,在先前開

創宗脈相傳,能一視平等,但往往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

。因後進之學生所相互推崇,漸而迷失在掌聲中,高階

中、權勢中,漸漸的丟棄往昔那股宗脈枝葉相承的初發

心。進而承受了諸多後進的前擁後推,促成愩高我慢之

態度,更把自己的初發心,入於不能平等之境地,亦即

是唯我獨尊了!

  因而法界眾生是個自本靈所具足的個體,不因輪迴

之轉換,而抹殺了真如自性,因此即在法界中有平等的

作為。然而不論位居領導或高階,只在此生所具備能擁

有之,亦是該時段之所為而已,若是產生了愩高、我慢

、自大的心態與作為,如此皆背離了人世平等,法界平

等,眾生平等之規範也!因而即是自己早已迷失了原本

純真的本性。更把自己承受了掌聲的恭維,眾人的擁戴

,若失卻初發心則先是自己已迷失,如何能歸返先天的

自性即難矣!因而人生之中更不能達至法界眾生的平等

  仙佛之慈悲即在於教化中,讓宗脈枝葉相傳的領導

者,能破除此一關「唯我獨尊的垢穢思想」。因此法界

眾生,不論在任何宗脈相傳之領導者下修持,實應要眾

生平等,法界平等,不可執視我已處於高位,而漠視其

他眾生,要知經過一段的時間,一切可更改高階的存在

,如此能永居高位否?不也!因而亦不可輕視其他宗教

所教化也!因此不論任何宗教皆有其教化的功能,教化

的實質意義,亦由教化中不論所承領的使命有多大,所

師承的宗脈有多高超,亦無法保證每位後學者,皆能全

部回歸極樂世界,或無極仙鄉。

  因法界是平等,眾生是平等,修持是平等,自性亦

是平等,現在的眾生亦是未來的佛。而現在的佛亦是未

來的眾生,因大家都已成佛了,那又有什麼佛可稱頌,

只不過是個名相,是個平等的眾生(佛)而已,因皆是

平等超越了,那還有佛與眾生之分野否?法界眾生是一

切大道之起頭,若沒有芸芸眾生何來有佛之名稱。因而

不能輕視任何一位可以成佛之原靈,即在於自己本身是

否能願意承擔,與學習仙佛之腳程,而成就自己,也能

成就眾生。

  法界是一切大道之根本,不只是人類而已,尚有諸

多有情世界的動植物。而一切有情與非情的眾生,即是

法界芸芸的眾生,如此即是一切平等,眾生平等,自性

平等。而人類只是站在能有智慧去判斷自己所願意,自

己所選擇的一條路,不論好與壞皆是自己所喜愛也,如

此他人也就無法替代了。因而即是法界眾生平等的自由

選擇,自己決定也!是否如此!

  哈哈!今夜「大道諦理」著作首回,在颱風夜來成

全之,可感心來成就也!有此一股熱衷推動力量,足見

崇心往後的未來,是不可輕視的,而功德亦是自造自為

也!祝賀之!祝賀之!

1首頁55348 大道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