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道濟古佛降 87年3月24日 戊寅年二月廿六日
大道規範著首章 道濟古佛降臨暢
崇心道場著天書 人生目的為世彰
眾生在落凡後,即迷失了先天的本質,而在人世間作人為的種種行徑。如此而言是一切的開端,乃在於人世間必須要通過了生活的過程,才能讓自己能適合人生的生存環境,因在眾生皆以生活為目的。然而必是以生活而生活、為生活而生活。因此人類在凡塵中,即不能脫離人類生活這一關!所以必須要能適合於人類生存的環境,才是作為人生的基本要素!
倘若僅是為潤生的生活方式,在現今時代所給予眾生確實具足了,福報、福份、福澤於人世間。因此處於現今時代的環境中,眾生最有福報,往昔所不能及,今早已具備了,往昔所沒有,及今早已存在了,如此正是上天的演繹過程,也是人類的進化過程!然而其最大與最終的目的─乃是要眾生皆能歸返於原來的降生處─即是無極仙鄉回歸的主要任務!眾生來自無極,來至天界,皆是上蒼所眷顧的靈子。
眾生原居上天,卻無上天的氣質,因而才降於凡塵中,亦即是先天佛子降凡來。因在上天皆是一律平等,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眾生,乃是在落凡後受五塵境的影響,在凡塵中迷失了先天具備的本質!如此在上天而言,是欲降凡的眾生〈即是眾佛子〉皆能回歸,返回無極仙鄉,才是此期必須了知的聖務。
人類生存的目的,乃在於創造人類福祉,繼起宇宙生命的大結合,更是造福人類與萬物的德澤於人世間。因此人類的生活目的並非僅是為生活而生活。必須要在人世間行持於大乘菩薩行的覺有情境界,才能達至蓮花佛國〈果〉的位階,倘若跳脫人道生存這一關,無非是緣木求魚,因在人類並非僅是為潤生的生活而已。雖然通貨〈通用的貨幣〉對眾生而言是很可愛,但有時用通貨卻無法買回萬金的身軀,若無身體,縱有萬貫的家財,又有何益處!然而若欠缺了通貨〈金錢〉這一關,即難以遊走四方,因而通貨亦是潤生必須要有的基本要求。雖然不是必須要具足,若欠缺即難以生存於現世,即無法在人世間有十足的順遂生活,因此通貨的具足與福報陰德有相當大的關連,如此通貨即形成在人世間,人類的最愛與必須具備的啦!
不論在修持任何宗教道脈中,皆難以離開通貨的基本要求,道場中尤以通貨的具足,更能利己而利人,方便好辦事,利他而利大眾─廣宣教化亦要通貨相互潤合。然而若福報不能具足之時,有時即欠缺了通貨的具足。如此是必須在改造通貨的含因中,去加強通貨這一關的厚緣。才能使潤生的通貨能具足,更促使一家的合樂。與人群應用通貨的匯集。倘不能具足福報,若僅是一味以「出世」的觀念,而不作「入世」的基礎與根基。何來能讓眾生有實質的利己與利他的潤生動作!
人類在人世間生活的目的,無非是要改造生活的品質,因此要先具備「福」與「慧」兩者皆能具足。而在福與慧兩者中,必須要慧比福長,倘若不能慧比福長之時,有時會因福長而迷失了自己,甚而造下了無邊的罪孽而不知。然而慧比福要更具足之時,則不會因無明而造業,不會讓自己再入於輪迴之中。因而必須要了知「福與慧」是相輔相成,才能具備在人世間,有「智慧與福報」兩相具足。也不會因無福而入於修持的困境。及今時代已經不同往昔了,眾生皆是向錢〈前〉看。更是在追求物慾與物質的享受,皆受物慾〈役〉所使,鮮少有追求心靈落實的精神領域!因而人類應追尋在人世間去行持大乘菩薩道的覺有情境界,達至蓮花佛國〈果〉的極樂世界─即是無極仙鄉也!
崇心著作整系列的大道天書,每冊皆在闡述─大乘菩薩道的境界,無非是要眾生皆能在人世間作一改造,作一修整。不必等到歿度之後,再來論功果與品位,皆在於人世間早已具足菩薩道的覺有情境界。因此大道系列天書皆對眾生心性的提昇與轉化中,能達至人世間改造以往不良的含因與業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即由人世間做有情眾生的大聖務,如此是否欲待至歿度後,再來論成就否﹖即可了知,細思可明白也!
大道規範首回的著作中,闡示了整冊的原意,皆在眾生的領悟中而成就於人世間。因而即由修持的改造通過了人間的含因轉化。必須具備「福與慧」兩者皆具足,才是真正的福澤於天地眾生,盼崇心諸賢生皆能一體明瞭上蒼普化的原意。1首頁55348 | 大 道 規 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