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六 回 明  心

東極青華大帝 降     86年4月11日丁丑年三月五日

東方琉璃金世界   極樂天界傳世間

青華著作明心言   大帝降臨真實箋

眾生在現今世上,能入於善堂及宗教來修持。並給予當今眾生有一個回歸的機處。在現世上能有此機緣,亦是本身所具足,此亦是前世的善德所奠立。因此在本身的心態上,是要做自己的主人,或是本身被駕馭,若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乃隨輪迴而流轉。人生於世是在於世間因緣的集合點,亦在於現世上是人生含因及生命的改造界。向內求取早已具足的自性,亦即真如,即內觀於自性中,能闡揚其本身的原來,是今眾生必須具備的了。

眾生由自性通過淨化,而使自性的啟發及彰顯。然而在於明心中,本已具足,因受外塵境的污染,才促使本身因無明而無法開展智慧。啟發自性的闡揚,人生於世能明瞭自己的本心,才能明心而見性,若不能明瞭自己的本心,欲來彰顯自性佛體,是謂不可能。因為本心中不具足自性的啟發,故而自性蒙蔽,自己的自性無法開展,必無法有回歸的機會。因為一切外在的根塵接觸,必須通過五塵境而成就六波羅蜜的六度萬行才能行使。才可將自己的本性來開展,亦在於明瞭自己的本心,明心而見性。人生即是如此,若不能明瞭自己的本心,由外在的引動,若能引緣而成緣,必會受因緣和合而成為現今的一切源動也。

人的本性與生俱來,不受現世或前世及累世的作為所影響,人皆在向外觀看,人生的一切。而無法將人生定位於原點,更使自己根本沒有機會,來彰顯自性的本來,一味向外觀看。眾生皆在於本心無法彰顯而難以成就今生。每每把一切的希望寄望於下世才來成就,如此是否有相同的因緣來成就下世,是謂不知!人皆在於現今的無明又無知中,也因沒有經驗的累積。促使人與萬物由動源而開展因緣和合的作為。人皆在於自己的本心無法淨化,因此人生的過程必在人現今中,去作為下世輪迴的流轉而已。一切的希望皆寄望於下世來完成。若下世無此因緣之時,是否會因輪迴而埋沒自己的本性,更無法來開展。眾生皆在寄望未來及下世,是無可厚非。然而人必須有希望才能達成一切目標的行動,來開展作為。才能因有希望有目標,成就於現世或下世。

明瞭自己的本心,即初心,即真如佛性。一切皆在於本身是否用心與否而定。人皆不知自己應如何行,又如何才能彰顯自性中的真我,明心見性是現今真修實行的修子所追求與企盼。倘若不在於本身能通過,經驗的累積,欲成就智慧,是謂不可能。因現今眾生皆向前〈錢〉看,而埋沒自性中本來的初心,亦即本心。往往剛愎自用,更難以開展自己的自性。欲成就智慧而達至開悟境地明心又見性,是謂不能具足也。明乎本心而見其真性,是自我改變的方針,也是現世當中所應該追求的。眾生不具頓悟的資質,應由漸悟來達成明心而見性。若只是明乎本心。而不能見到本來之真性。即在於本來的動源中,無法開展人生,由明乎本心所達至見乎本性!

明何心!見何性!是現今眾生常常會遇到的瓶頸。在於外塵境的引誘中,若不能淨化及改變自己思考的模式。是不能通過由經驗達至智慧的轉換,又成就於本心而見性,是現今眾生所無法瞭解的事務。人皆在於現世中遭到困苦,而由反面來成就自己。或是由正面的去成就自己,皆由正反面過程中的見解與思慮而成就之!人必須通過聞、思、修的歷練,才能達至經驗的累積。也由經驗而成就智慧。更在智慧中成就思想的改造,即人身第八識─阿賴耶識中的淨化,才能不受垢識來左右及影響,眾生若不能由智慧,而轉變淨化本身的藏庫。也是無法達成至開悟所能給予的,明乎本心,見乎真性,即明心而見性。

明瞭自己的缺點與過錯,能改變錯處,是謂聖賢,亦在於知錯而能改,人生即由每一次的錯誤中,改變自己阿賴耶〈第八識〉的藏庫。將其全部淨化,即能通過明本心而見本性。如此的過程是要眾生自己去轉化,而非是靠仙佛來轉化。人皆寄望仙佛來引渡,若自己不能具足轉化與淨化的原動力時,欲成就於今世能明本心與見本性是謂下世再輪迴的種子而己。有幸參著,無極天道院,懿敕崇心堂,著作的天書「大道回歸」冀望崇心堂。能廣開三曹普渡,接引眾生早日回歸,乃吾所盼也。


1首頁55348 大道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