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五 回 開  悟

北極紫微大帝 降    86年4月8日丁丑年三月二日

北極天道渡原靈   紫微宮中教眾生

大帝降著真開悟   詩喚蒼黎自悟醒

眾生在現今時代上,因能有善德因緣而入於宗教來修持。若欲達成開悟之境地,必須先要以智慧來闡揚,在真如佛性的開展中,才能有真正的發揮,因此眾生若不經由智慧的開展,欲達成開悟之境地,亦謂較不可能。不論有修與否,在自性的闡揚發揮中,若不能經由外在的磨練而成為經驗,欲開展自性佛體也較困難。然而眾生若不具頓悟的資糧,必要先由漸悟來按步就班,才能開展自性,而達至開悟之境地也。

開悟在於古昔之時,眾生能以自修方式來達成,而現今因在教化的過程中,較有諸多的書籍經典相互陪襯以供參修。如此能達至開悟之境地,亦較往昔來的較多又較廣泛。現今眾生能具足此福報,所帶給自己的是前世所播種今生來收。又再於收成的過程中,是否僅入於宗教來修持自己否?不也。因在眾生的具足善德因緣而入於宗教,若所投向的師門錯誤,或是自己不能轉換錯誤的修持觀念。不論如何的努力,皆是白費心血。然而在自性中,因不能彰顯,亦難以達至開悟之境地。開悟有時必觀其心態與作為,心智及應對而影響。其關鍵乃在於自己所能了知的一切,是正確或是錯誤,即可明白也。

「悟與誤」常成為修持者,時常遭逢的困境,因開悟所能達至是真正的了脫。又錯誤所達成的,是無法建立成就的腳步,因此「開悟與錯誤」僅是一牆之隔而已,亦是一體而兩面。然而開悟的經歷能給修持者,在今生就能了脫。而在了脫後,又能廣泛的引渡眾生,成就眾生。至於錯誤不僅讓自己,永無翻身之地,也在於自己因錯誤,而造成自己往昔所努力皆白費。上蒼實不忍見於此,時而派仙佛暗中點化,如此能否抱持著永遠學習的態度。必能以自己的經驗作為錯誤的改正。不論是有修與否,必須抱持著此種態度。才能真正的在自我的經驗中,以智慧加經驗的累積,而達至開悟之境。眾生在入於宗教後,因所投向的師門及前人中若是教導正確,相信每位修持者,必能以所投向的師門,而達至回歸與開悟的境地!如果所投向的師門,及前人教導若錯誤時,又無法用智慧來扭轉學習的經驗,其所能達至開悟或回歸,是謂不可能。

開悟後所能給予眾生,不僅內心無任何負擔,又在開悟後,其心境的平和與寧靜,更能與天地,合而為一。又在其心境與作為中能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其心境與靈性,皆能貫通於自我的本來。不論如來藏,真如,真我、自性、佛性、仙性、聖性,即回歸於如如的赤子之心。而一切的舉動,即給予自己,能在自己心境的開展上,無任何負擔。如此的心境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用言詞來表達。取抉於自我所能感受得到之心境,亦每位皆不盡相同,但其所得是心如止水,身輕如雲,亦在靈性中已無牽掛,這樣才是真正達至開悟所能體會的寫照,不論任何方式所開悟的本質,其心境皆不離此。

開悟後其心境同宇宙天地合而為一,宇宙即我,我即宇宙。天地即我,我即天地。眾生即我,我即眾生。更因是自性的開悟,而非是凡人所了知的開悟。因此其過程,其結果皆有別,相差則極大。眾生若不能通過經驗的累積而成就,欲達至智慧的開展而更到開悟之境,是謂不可能。在眾生中若能深具開悟資本,必要能引自性而成就於現今。必要能以真如的赤子之心來作人,如此回歸者較容易。否則若論一顆樹,其根基已腐爛,是基根已斷,如何能達成赤子天性─而成就回歸最主要開悟的關鍵,必須具備鋒利的根器,而不在於聰明與否?有時上上人會有下下智,下下人會有真悟智。其根器的鋒利與否,實不可或缺也。望眾生皆能有大根器來開悟,來成就今生也。祝無極天道院,廣渡原靈回歸。懿敕崇心堂,能廣遠成就眾生也。

1首頁55348 大道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