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回 考  程

地母至尊 降         86年1月24日 丙子年十二月十六日

地開大道渡生靈 母心懿德崇心臨

至上無私遍大地  尊降著作考程迎

宗教修子在進入宗教後,即慢慢的因自我心性所關,而成為自障,又在理障因智慧所關而阻礙自己成為障礙,如此必成為考之過程。眾生中因時常有人曰考什麼?考是自己份內之事,而決非他人外在之事,因此考是什麼,考自己心性的內在。能否在考之過程上去突破困境,才能通過考之過程,否則在考之過程上無法突破,即在考之中而無法脫離此藩籬的束縛。因此眾生不知考之過程,僅知是困難來臨而已,又不知在考之中,能將其過程藉他人或前人的經驗,加以轉換而成為考程的答案,即在考程中能通過也。

考之過程中,不外乎心性內在,自心外在的人物事境而決定之。因此在考之過程上,必須要有實質經驗的累積,否則能一次通過考程,實謂少矣。即在每次考的過程中,通過別人經驗的借與,方能轉換成自己的經驗,亦在於能以別人的作為。經過他人的成功與失敗中,作為自己本身的經驗─考程,而決定應該如何去面對才是真實。否則他人經驗不足時,往往是會瞎子摸象。因此在考程中,必須將經驗來轉換,加上自己思考能力所限,而無法突破困境與考程時,必在考程上,仍須靠自己才能突破,方能達至一切困境的轉換。

考在修子而言,是能明瞭前因後果。但在眾生中即無此觀念。因眾生不在修持的過程,往往無法了解為何會如此,為何自己本身會遭逢此困境,即無用考之過程來轉換。因此魔難之過程,亦較修子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必看其心態作為及應對之方法才能決定。否則在眾生中未能明瞭什麼是考,什麼是困難的轉境,如能用考之過程,必能用另外一角度而來化解困境。在修子而言,時常會遇到考之過程,因修子在宗教修持時,若無法低心下氣,行自己份內所應為之事。在於所修之前段即能因初發心,迨至一段時間後,必因自己愩高,我慢自大驕傲……種種私心自用。則會遭逢考之過程來加諸於身,因此在一段時間修持的過程後。即可明白考之過程,有時並非上蒼考其心態,而是自己自召也。可在此段過程中,細細的觀察必可明白,不論任何宗教及修子即因自召而受困也。

自召之考程,在於自己心態上是否能轉換,是否能改進,是否因自己修持中的種種缺點……而考磨自己。是否已失去原來之初發心,是否能檢點自己本身,向內觀省自己,即可明白。有時向內觀要觀什麼?中庸曰:「日省吾身之過錯」及人的起心動念,是否有因在宗教時間長久了,一切的毛病則一一顯露出來。是否已無先前之單純,漸漸的自己蒙垢了還不知。更以為我只要保持目前的狀況,即可回天,即有莫大的功德。殊不知宗教前人在於上位者,因自己蒙垢而不知,往往認外在而不認內在。即因外在無功德謹是福報而已,內在才是真功德。否則僅憑外在之功德福報,無內在之深修,如能歸返實謂不可能。因眾生往往會將外在之一切認假為真,而不知內在之真實佛性,外在之一切可轉換可改變,內在之真實別人替代不得,別人亦無法竊取。能否因自己本身不受考程,必要看自己能否真正的內觀自性,才是本身所應行之切切實實的自我。否則考之過程仍無法脫離。即時常受考而魔難,是否可謂真無奈否?

考之過程,實謂良多,在於不受考程而來磨,內觀檢點自我才是真實,否則任憑外功多大,仍無法回歸。因外功僅是福報福澤而已,內在不改,內性不修,即含因中無法變換,下世能否再來有此本質,真不得而知。希望眾生皆是為娘之大愛,盼望九二原靈皆能回歸,才是為娘所深切期盼也,語重心長,願真真實實自我內性觀者,自我檢討,勇於改進錯誤,不要姑息養奸,寬容自己,才能達到歸返的本來。

1首頁55348 大道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