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回 自  縛

南海古佛          86年1月17日 丙子年十二月九日

南無觀世音菩薩 海航遠程任無遐

古言真理啟教化 佛著自縛會天下

天下眾生原居無極而降至凡塵,在先天上是有其原位,然降至凡塵後受後天之氣稟,無法回復先天之靈性。因而迷障了自己,亦因不知如何方能歸返無極之原處,時常思索如何能回歸,一次次用盡任何方法,也無法達至歸返之目標,常在凡塵來束縛自己而不知也,此乃眾生常發生的毛病。因而上蒼仙佛方方闡教,處處開壇,只望眾生能回歸。亦望在回歸的方法上去實質的應用,而不再迷惑無法歸返也。

眾生皆因落凡後,又無法能了悟,如何達其資格而能回歸,更因此時常使用各種方式,才能有效的一一去闡述。思考人間所能應用的方法,但因上蒼有其歸返條件的頒示,因而時常能記取。但又不明瞭如何才是真正的回歸方法,縱使上蒼旨意降至凡塵,有時因時、因地之關,眾生能明瞭真是少之又少。若能明瞭,但因眾生私心作祟,時常迷障受自縛,因此能否達能到回返的條件,若能明白即可為之。但在明白又即可為之上,常因眾生自作聰明劃蛇添足,將原本單純歸返的條件,增加了許多束縛,而來困住自己形成了自縛的關鍵,也迷障自我回歸應有的本來。

眾生的自縛是給自己本身無法開展自性,在眾生而言本是無可厚非,但在修子而言,因受宗教的啟迪後,應比無修之眾生而來得較容易回歸。但往往因宗教修子加諸於自己的束縛,卻遠比眾生來得更多,更無法達成回歸的主要。因此在自縛的過程中,修子皆謂我那有自縛,那是別人的觀點而已。只因個己的自縛無法明瞭,卻言他人受縛而不自知,因此自縛是現今修子所應棄除的籬笆。也在自縛上能通過外在的觀察,細心的體會才能明瞭是否自己自縛,還是眾生受縛則可明也。

自縛時若不打開此繩索,即是困住自己而不知,在現世應是宗教修子回歸之良機,但亦因自縛而不知,如此能回歸否?實為不可能。因修子自縛是通過宗教教條的約束,又在本身自己領悟有所牽連,因而自縛卻不自知,一昧認為我不可能受束縛。但在修子而言,若不經由自我檢點,或善知識的引導開示而歸返,因自縛而枉費此生來修持。在修持的過程中,自我為是的觀念應該打破才是,如果不打破此觀念的修子,是無法能有回歸的機會。

自縛不論在宗教修子,或經營事業及家庭,必無法能同外在圓融,則是又臭又硬的自我個性使然,眾生若有此毛病,應細思改變一番。如此才能將自縛解開,將繩索割除,即不受自縛而迷障了自己。能解開自縛即可同外界圓融,在彰顯自性方面,必可展開人生回歸的第一要務。因此自縛是修子及眾生作任何事務的絆腳石,是否應該以他方的觀點來看看自己,以他方的方法而改變自己,才不受自我束縛而不自知。若如此一昧的一世人都是如此,那真枉費此世來走一回,汝說是否?自縛脫離,即可回歸也。

1首頁55348 大道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