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古佛 降 85年10月11日 丙子年八月二十九日
南開大道普眾生 海馳天地渡生靈
古道熱衷傳天理 佛性自顯提善因
弘先天之真詮,行天地之大道。
立杏壇之規範,渡眾生之回返(歸)。
天道無私,運轉萬物星辰,在於大道中有其本因,因在眾生中各有其靈,必要眾生提引自性,才能闡真理而得天地之靈佑。如此眾生能於歸返中,必要自引而入於無為之境地,在於眾生之心性,皆迷於物慾而向外求,不在自性中向內求。因而往往迷失了自己而不自知。
弘先天之真詮─乃在於先天落凡後即迷於世景,難以提昇個己佛性,因此障礙自性而不知,常以為個己之行為是善之徵。但往往由於各人所作所為中常常是迷障自性,因此無法放下心來提引個己之如來藏。然而真如佛性,往往是自性所具備,而非是向外求,若能求得外在之境物,僅是曇花一現而已。真正能入於自性中,皆無利個己,尚且還迷障自性之彰顯,因此佛性平等中自性之闡揚,必要個己能提昇及發揮其潛在之佛性,否則能弘先天之真詮,而不入於迷障之世景中,鮮矣!
眾生皆具平等佛性,若要入於自性彰顯,必須要提昇個己心靈,與業識之轉換為清澈,因在於業識與含因中,眾生皆易入於不著邊際。而常以我執、我著、我愛、我惡、我有之境,在於我之要求中,我所能得之一切是無法提引個己,如此真是個己,心性之迷障。因此「我」之關,而無天地萬物與眾生。我之所要,必因有我一切之喜愛與厭惡,由此以我為中心,不但不能行持大道之真理反而迷失個己,因此我之存在,是無法同天地與大道之大流,而成就個己與成就眾生,在於上天之真詮,能弘揚必能引大愛而成就萬物,能成就萬物必能同天地合而為一。
行天地之大道─在於無私、無我之大愛中,慈與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而眾生是否能以此而成就萬物,而非僅是人而已,因此如何能向天地藉其大愛,而成就萬物,而不僅是人類,才是真正行持於菩薩道之覺有情。眾生在於慈與悲之大愛與作為,能行天地之大道,必要同天地合而為一,在眾生皆具佛性平等中,若僅求功德,而不入於本識如來藏,真如佛性之彰顯而能歸返,是謂無稽之談也。眾生冀望仙佛能接引回歸,個己不行持內在自性之闡揚,是必無法達成歸返之目標,因此眾生必要能行天地之大道,方能接引眾生,接引個己而回歸也。
禮運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眾生皆知之教語,但能真正行持者,鮮矣!知而不行謂「不知」,知而能行謂「正知」,正知而有其實行者,必能達其歸返之目的。否則在於混世中輪迴打轉,下世是否還能再重新做人,不得而知。因此必要能提引無私、無為、無我、無執之觀念與作為,才是真正能同天地合而為一。能同天地合而為一者,必是自引佛性彰顯,而成就自己,成就眾生,如此真正行持大道而自返也。
1首頁55348 | 大道回歸 |